CORSA 学堂 户外骑行 如何防止韧带损伤
如何防止韧带损伤

骑行运动如同跑步、游泳、打篮球、健美操一样,可以加速呼吸,加强吐故纳新,属于健康的有氧运动。在工作停止后的余暇时间,或周末和假日,骑着自己心爱的山地或者公路车自行车出行,当然这是一件既锻炼身体又可以缓解工作压力的乐事。
在骑行中进行踩踏时我们主要是依靠腿部力量来越过爬坡,控制速度。在反复上坡和下坡时我们的韧带也在不同的踏平下工作着。如果你是一名骑行的新手,或者是一名年龄偏大的骑行家,在专项力量较弱的情况下要注意一下降低运动平率,因为强度较大的踩踏平率有可能会带来运动伤害,最有可能导致韧带损伤。
韧带损伤也是很多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发生率最高的运动伤害,韧带主要是连接两块骨头的组织。是可弯曲,纤维样的致密结缔组织。它附着于骨骼的可活动部分,但限制其活动范围以免损伤。 人体在负重活动或体位变换时,肌肉、韧带、筋膜、滑膜等受到牵扯,当关节扭转或肌肉骤然收缩时, 可使少数纤维被拉断、小关节微动错缝,形成拉伤。
通常来说骑行导致韧带损伤是由什么因素而起呢?
(1)质的因素:有些没有经历过大强度骑行的车友和还处于在骑行运动的入门时期内的车友,也许还不清楚自身的体能条件而选择不适宜的骑行强度,结果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2)量的原因:骑行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运动频率过高等导致的机体过渡疲劳,也是韧带损伤的主要原因。过度的骑行运动是由于车友接受的负荷量太大,使机体未得到充分恢复所致
在骑行中我们最容易发生的韧带损伤有两种;胯下韧带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
胯下韧带损伤在骑行中最多发生在大腿外侧。由于我们骑行运动时喜
欢较快提高速度,所以很多车友比较喜欢采用摇车起步进行急性发力的方式踩踏,这种踩踏方式可能会导致大腿外侧的肌肉拉伤 因为急性发力时7大外侧肌肉(缝匠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会同时发力,其中股外侧肌是外侧发力最大的肌肉,也是最有可能导致拉伤的肌肉。所以在我们骑行之前可以先做一下腿部的伸展运动,让肌肉先活动一下,充分增强肌肉的弹性后再进行急性发力,就不易发生拉伤。
膝关节韧带损伤主要是由运动踩踏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踩踏平率过高等导致膝关节肌肉疲劳后拉伤。 主要由膝关节的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由于骑行时接受的负荷量太大,使机体得不到充分恢复所致。我们需要在上一次的骑行结束后一定要休息,让机体得到充分的恢复后,再次进行骑行运动。尤其是对于喜欢长途旅行的骑行者在进行长时间的踩踏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休息,使肌肉得到放松,降低关节的疲劳。
户外骑行中不慎遇到韧带损伤我们要如何应急处理呢?
当关节韧带损伤后,会出现局部肿胀,伴有疼痛、压痛,有皮下出血,出现部位青紫。早期正确处理关节韧带损伤非常重要。因为韧带组织不易再生恢复,如果处理不当或误诊而转成慢性疾病,可能遗留功能障碍,且以后易再次扭伤。
急性的韧带损伤发生时,要立刻停止运动,以减少出血。尽量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用冷水冲损伤部位或用冰块(可以买冰冻的矿泉水)冷敷损伤部位以达到止血的目的。然后覆盖绷带(紧急情况下可用衣物布料)把损伤部位加压包扎防止肿胀。等待24~48小时后,损伤部位的内出血已停止,这时可用温毛巾热敷或按摩以消肿和促进血液吸收,当使用温毛巾热敷时,温度不要太高,时间不宜太长,按摩时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渗出、水肿或发生再出血。为了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当没有疼痛感的前提下建议进行一些低强度的活动。(我个人建议配合使用三七活血膏,贴于患处,活血化瘀,促进软组织再生。基本痊愈后,应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练习,促进损伤部位恢复更多的活动能力)。韧带完全断裂或怀疑并发骨折的,在加压包扎后必须拨打120及时送往医院治疗!